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2009.12.14 台大聽去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演講



一早去台大
聽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教授的第二場演講
到會場之前在台大總區校園晃一下
覺得有點想回去再當一次青春無敵大學生 xD

對 Prof./Dr. Roger Y. Tsien 這場演講
專業內容以外印象比較深的幾點
keep going, don’t rest
don’t expect everything to be perfect all the way
keep trying in face of low possibility
還有最後有個學生問他為什麼會有這種 crazy idea
他有分享一下他的構想形成的思路歷程

我沒有報名這場演講
所以是坐在看轉播那間的第一排
也因此看的更清楚台上講者的表情變化
當有學生問到好問題時表情很開心
他表示很delighted
當有聽眾問他怪問題的時候
他表情就有點變了 xD

2009.12.11 中研院聽去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演講



下午三點半在中研院聽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博士/教授的演講
Dr. Tsien 得獎是因為開發出紅橙黃綠藍等各種顏色的螢光蛋白系列
他在美國出生長大,大學念哈佛,博士是在劍橋拿的
他說「我不是中國科學家」 xD

也許因為他的母語是英文,演講和回答問題都很幽默
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分享學術研究生涯中幾個小故事
一開始paper因為某些奇怪的原因被Science拒絕
後來因為某些奇怪的原因被Science接受
因為luck(運氣比沒申請到grant的Prasher好)得到諾貝爾獎
這就是人生啊…

最後有張投影片寫了一些勉勵年輕科學家的話
要有毅力
要和senior還有junior合作之類的
當聽眾問一些他為什麼不繼續做什麼或沒有做什麼
他回答說他現在興趣在別的
下星期一還有一場比較偏臨床應用的主題在台大

回家的路上經過南港火車站前面的小公園
看到聖誕平安才想到聖誕節快到了
也想起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站起來的聖誕節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2009.06.02 趁著年輕去流浪

在網路書店看到這本書「趁著年輕去流浪
試閱之後問自己:認識自己了嗎?視野寬闊了嗎?能力累積了嗎?

「流浪,會寬闊一個人的視野,會增強一個人成事的能力。」

「年輕人逐夢的勇氣,落實夢想的毅力,是社會進步重要的本錢。」

「一個人迷失在異地:孤獨、掙扎、喘息、吶喊,並能夠在一瞬間做出判斷存活下來,便是生為一個人所特有的潛能,便造就了這人。」

「年輕的心勇敢出征,去放空、去學習,去奉獻,去挑戰自己,
流浪歸來,培養出對付自己的能力,甚至什麼也不怕了……」

「如何透過一個人的流浪,和自己對話,並從「自我追尋」中,走向「社會關懷」,進而思索「自己的歸屬」要落在何處。」

「倘若一個人活著,是不斷打破內在的牢籠,接受挑戰。那麼,年輕時的出走流浪經驗,會帶給你影響,是你一輩子的養分。因為你去過,好奇度會不斷增加,會不斷享受到累積的東西。趁著年輕去流浪吧!」

「每個人的心,就像一棵樹,必須找時間靜下來修剪,讓它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生命,是不會等人的。只有記憶,才會不斷的倒帶、折磨、鞭瘩,直到我們願意接納自己,用新的眼光重新詮釋過去。」

「也許,生命本來就充滿未知,沒有固定的答案。」我憶起小時候考試,是非題只有「○」、「X」兩種答案,即使選擇題,也只有四個選項。長大後才發現,生命的選項真的很多,而生命的答案,有時不是一個「○」或「X」就能說清楚。」

「我做了很多『看不見』的事,就是『和自己說話』。我不敢說,我『找回自己』,但比較能『接受自己』。我的流浪還沒有結束,旅程中的思緒、反省、整理,都還在繼續。應該是說,『這段旅程,打開我生命真正的流浪』。」

「我希望可以變成一種風氣,大家可以嘗試獨自旅行。在印度,我看到好多西方人,尤其是十七、十八歲的年輕人,用自己的能力賺了一筆錢,便背著背包出 去流浪,出去冒險,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也許我們也可以這樣,透過旅行,體驗各種生活,學習怎麼長大,然後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事情。」

「我喜歡在旅行中,記錄各種容顏。回來後看著照片,常會細細回想:和他們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雖然有時記憶很模糊,但有一天,在你需要時,說不定會猛然從深處竄出來,幫助你做決定,或給你一些方向和選擇。」

「你不能計算時間,年月都無效。就是『十年』,有時也等於虛無……」

「旅途的終點,不管是找到幸福,或幻化成空;不管是得到掌聲肯定,或窮困潦倒,只要能夠面對自己的內心,做真正的自己,讓內在的『白天使』和『黑天使』,彼此拍拍肩膀,互相安慰,成為自己最親密的家人。那麼,任何的風雨、榮辱、毀譽都走得過去。生命不是這般嗎?忍耐、堅持、無憾。」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人生] Love it, change it or leave it

最近口袋放的課外讀物
在書上看到覺得蠻喜歡的一句話:
「Love it, change it or leave it」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人生] 做自己擅長喜歡的事半功倍,樂在其中才有快樂的人生

昨天吃飯講到德國教育
說到人家德國即使PISA考的很爛 (不是Pizza烤的很爛)
還不是拿了好幾個諾貝爾獎...

想到前年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得主都有德國人
不過德國人對「有得獎」好像沒有很舉國歡騰普天同慶
媒體輿論好像還會檢討為什麼德國人「沒有得獎」的項目 xD

延伸閱讀:
提到PISA,德國人首先聯想到不是比薩斜塔,而是一塌糊塗的德國基礎教育
2003年PISA評量 德國排名只在17名

我自己是覺得孩子應該要有快樂的童年
像芬蘭那樣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課本上的東西念的好不好沒關係
可是要有喜歡學習接觸新事物的熱忱和動力
做自己擅長喜歡的事半功倍,樂在其中才有快樂的人生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心情] 台灣哪裡畢業的?

前幾天有個從台灣來訪問的老師聽到我是台灣來的
一看到我就直接問我「台灣哪裡畢業的?」...-_-|||

我自己是覺得哪裡畢業的不是很重要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可是在台灣對很多人來說,哪個學校畢業的好像還是很重要
也難怪家裡長輩們當初堅持要我念台大

剛到德國來覺得很開心的地方是歸零從頭開始
和外國同學在一起時的我覺得很快樂
因為沒有人知道或在乎我是誰和我的過去
(不是因為有不可告人的過去 xD)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人生]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常常在想何德何能擁有這一切
覺得生命中不好的人事物不需要浪費時間和力氣去計較
因為有更多美好的人事物等著我們去享受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就像轉寄信裡面: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
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
這樣,好命才有意思」


「透過去『』,
才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可以去的地方這麼多、
可以做的事情範圍這麼廣、可以經驗的新鮮事這麼多」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生活] 喜歡/不喜歡德國的理由

原文寫於:2008.09.07

在德國幾年:n+1 xD
目前身份:做自己 xD

比較喜歡,可是有利也有弊xD

飲食
1.水可以生飲,可是硬,要濾。
2.啤酒很便宜,葡萄酒很便宜。
3.香腸種類很多,麵包便宜又好吃。
4.蔬菜水果便宜,不用花很多菜錢,就可以吃的很健康。
5.乳製品便宜好吃,不過點心幾乎是甜的,很少有鹹的
6.愛烤肉。又整隻雞比單買雞腿雞翅雞胸便宜。
7.馬鈴薯和義大利麵便宜好吃,不過米少了米的口感。
8.德國食物雖然沒有特別好吃,可是價格公道,可以吃的比較飽xD
9.保健食品極優,價廉物美,保養美妝也是。
10.有人情味的市集,平常的傳統市集,聖誕節前的聖誕市集。
11.餐廳咖啡店沒有最低消費,用餐沒有限時沒有壓力。

衣著/購物
12.逛百貨公司不會被櫃姊死纏爛打,在商店只逛不買不會被店員白眼。
13.便宜還是有好貨,貴的不見得有多好。
14.女生追求自然就是美,喜歡曬黑,不用美白,省錢xD
15.可以天天素顏出門,不用買化妝品,省錢xD
16.可以穿很露很短很性感,不會被路人指指點點,也不會被變態騷擾xD
17.衣著幾乎沒品味,不用打扮置裝,省錢xD
18.愛用購物袋,不用買名牌包,省錢xD
19.注重生活品質和生活情趣,例如:吃蛋xD
20.廚具鍋具刀具相機等MadeinGermany,品質好,堅固耐用。
21.保護消費者權益,可以無條件退貨,沒有貨物售出恕不退換或只能換不能退錢什麼的。
22.保固不管製造商有沒有提供Garantie,經銷商也有提供Gewährleistung

居住環境
23.國家安全佳,不用擔心敵國或鄰國的威脅侵略xD
24.治安良好,比較沒有詐騙盜刷什麼的,動刀動槍的刑案很少。
25.單身女性晚上落單也不怕,沒碰過電車痴漢、暴露狂、鹹豬手。
26.地區均衡發展,不會把資源全部投注在首都,大學和學術資源也是。
27.自然環境優,空氣優,戶外活動多山水比較不人工化,比較親近大自然
28.市區住宅區晚上比義大利和西班牙安靜。
29.租屋環境好,法律對房客有保障,不過房租不便宜xD
30.烤箱多於微波爐,即使不太會做菜也會烤蛋糕xD
31.銀行轉帳不用手續費,可是利息很低xD
32.信箱不會亂塞傳單,可是機票也用平信寄xD
33.垃圾分類很徹底,資源回收很徹底。
34.廁所沖水按鈕很大很好按,而且有省水裝置比較節約用水。
35.電燈開關按鈕很大很好按。
36.氣密門窗隔音禦寒效果佳,還可以轉成通風模式xD
37.愛護動物,沒有流浪狗。
38.狗狗可以搭火車公車,有些不用另外買票。
39.路上幾乎不會踩到黃金,路邊有給主人隨手撿便便的清潔袋。

交通運輸
40.Tourist-friendly,標示的很清楚,幾乎都德文英文並列,適合自助旅行。
41.比西南歐鄰國主動講英文,也樂意幫助觀光客陌生人。
42.主要機場幾乎都有火車站,機場交通便利。
43.機場行李推車可以上下手扶梯,很方便。
44.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大眾運輸很方便,沒車不會像沒有腳。
45.汽車極優選擇多,高速公路不用過路費,可是汽油很貴xD
46.汽車駕駛習慣好,遵守交通規則,會停下來禮讓行人。
47.車牌號碼可以自己取喜歡的字母數字組合。
48.汽車有免費停車計時卡(Parkscheibe),不過要付費的停車費就不太便宜。
49.很少聽到喇叭聲,球賽贏了才會猛按xD
50.路上單車多,路上摩托車少,空氣比較好。
51.人行道好,腳踏車專用道好,不用與車爭道。
52.公車照時刻表開,公車不會過站不停或隨便脫班。
53.有夜間公車,夜間活動再晚也回的了家。
54.公車底盤可以傾斜降低,公車司機會下車幫殘障人士推輪椅。
55.無障礙極優,重度殘障人士不需輔助也能夠獨自搭車上街活動。
56.地區火車票可以轉乘公車地鐵路面電車,很方便。
57.火車站沒有剪票口,上了車才查票,很方便。
58.火車站有免費時刻表可以拿,自動售票機可以列印個人時刻表,很方便。
59.跟法國義大利比起來大眾運輸比較不會亂罷工,萬一有罷工也會預告罷工時間。

育樂/旅遊
60.閱讀比例高,車上常常人手一書(非雜誌漫畫)。
61.書很便宜,不怕買貴,因為大型連鎖書店不能隨便打折(法律規定)
62.二手書店和特價書店都很平易近人
63.圖書館一次可以借很多xD
64.德文書好看又便宜xD
65.電視有TEXT功能,不用上網也可以查到氣象等生活資訊。
66.體育競賽實況轉播不會插播廣告。
67.音樂文化多元,藝文活動很多。
68.有很多免費入場(Eintrittfrei)的活動和景點,很多城堡皇宮的花園不用錢。
69.景點活動有方便的門票連車票(Kombi-Ticket)
70.景點博物館美術館門票比鄰國便宜,又含語音導覽。
71.景點門票通常有學生票(不像鄰國沒有或有年齡限制)。
72.學期票走透透,火車捷運地鐵公車電車搭到爽。
73.學生餐廳很便宜,不過像豬飼料很難吃xD
74.德國文具很好用,筆記本和兩孔夾等等。
75.德文沒學過不知道意思的字也念的出來xD
76.選課自由,旁聽自由。
77.學生福利多,理工科博士有歐元賺也有假期休。
78.度假是全民運動,一年有將近一個月的帶薪假期。
79.地理位置和交通樞紐的優勢,機票便宜,隨時可以出國。
80.鄰國申根國家多,歐元國家多,不用辦簽證不用換錢很方便。
81.物價消費在西歐國家相對公道且低廉。
82.餐廳旅館小販計程車不會亂坑觀光客敲竹槓。
83.餐廳咖啡店在觀光景點週邊沒有比較貴
84.旅遊住宿比法國義大利價廉物美,星級名符其實,沒星的也很好。
85.溫馨舒適,早餐好吃的民宿
86.比東歐西歐南歐整潔有秩序,比較不用擔心偷拐強騙,扒手也比較少。

生活周遭接觸到的德國人們/朋友/同事/同學/陌生人
87.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例如:搭車沒有驗票閘門,花圃採花自己投幣。
88.公共場合保持安靜,小孩子大多很有教養,還比足球迷安靜xD
89.公共場合或私底下,人與人會保持適當距離,比較沒有壓迫感。
90.友善有禮貌,沒碰過歧視。
91.正直,守法,照規定來好辦事。
92.有正義感,有同情心,不會見死不救。
93.實事求是,不貪小便宜,不耍小聰明。
94.直來直往,不做作,尊重別人,好相處。
95.沒有學歷至上,和老闆上司同事沒有明顯的階級之分。
96.看能力重於學歷,專業分工的很細,術業有專攻,各司其職。
97.沒有老二哲學和馬屁文化,不用怕表現太好遭人嫉惹麻煩。
98.研究上不是只有競爭,還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99.切磋討論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比較不會暗砍留一手。
100.有喜愛的音樂家和崇拜的科學家xD

不喜歡的湊不太出來 xD
很多其實說不上不喜歡,只是比較不習慣而已:

1.菸槍很多,抽菸的女生很多,之前公共場所沒有完全禁菸。
2.德國人有時會在大庭廣眾下特別是用餐時很大聲地擤鼻涕xD
3.會記得別人的生日,因為生日是壽星要請客xD
4.學校修課只有單科成績證明,沒有整學期學年的成績單。
5.學制不同,對專業的要求很嚴謹扎實,不是很容易轉攻其他專業領域。
6.先個位數再十位數,不怎麼直覺的兩位數數法。
7.剛來數字寫7被看成1,寫4被看成7,寫2和5他們看不懂xD
8.德文書上學Sie,生活上幾乎在用du,不熟悉的動詞變化只好自由發揮xD
9.德文的電腦鍵盤,右手的小指要伸的比較長才按得到EnterxD
10.千位數和小數點和英文的相反,德文介面的數據轉到英文介面的電腦會亂掉。
11.電爐多於瓦斯爐,不能大火快炒,油用的少比較健康,不擔心變胖 xD
12.夜市小吃幾乎沒有,節慶市集很早收攤打烊,不擔心變胖 xD
13.沒有便利商店,沒有夜市,晚上沒地方吃宵夜,不擔心變胖xD
14.商店營業時間很短,下班沒地方逛,平常沒地方花錢,只好出去吃喝玩樂xD
15.商店星期六提早打烊,星期天店不開,周末沒地方逛,只好出去吃喝玩樂xD
16.超市規模小,冰箱冷凍庫小,不會不小心買太多,省錢xD
17.海鮮超級少,亞超台灣商品少,省錢xD
18.電子產品有點貴,省錢xD
19.網路沙漠,無線網路不普及,省錢xD
20.景點明信片很多看起來沒對焦,自己拍的還比較像明信片,省錢xD
21.書店英文書微乎其微,電視電影幾乎改配德文很少有原音,省錢xD
22.電影院開始放映前的廣告很長,還有破壞氣氛的中場休息時間,省錢xD
23.有電視收音機要繳廣播電視費。
24.浴室大多沒有排水孔,得請水電工來施工才放的了洗衣機。
25.曬衣架很小,陽台曬衣服有規定不能超過陽台高度,以免有礙觀瞻。
26.銀行郵局沒有抽號碼牌,常常要大排長龍。銀行沒存摺,要自己去刷餘額。
27.有些公共場所上廁所要錢,所以寧可喝咖啡xD
28.週末有些足球迷很瘋狂,不過沒有威脅性xD
29.薪水稅後直接少掉百位數去愛德國了。
30.健保貴但品質普,看病很多有掛號等於沒掛號,和眾病患一同後診擔心買一送一xD

為什麼不喜歡的這麼少?
因為生存之道,還有覺得世界很大

看其他人喜/惡德國的理由 > 由此進

[人生] 行不行只有嘗試過才知道

在網路筆記裡面看到同學寫的
再看覺得成功和失敗蠻呼應的 xD

「能力絕對是從磨練中培養出來的,
只有嘗試過,才知道行不行。
許多人生路不是想一想就可模擬出結果,
實踐夢想是為了擁有更具彈性的現實生活。
這是不小的風險,或許會失敗,但不一定會失敗,
當中仍有許多變數是自己可以左右的。
有堅定想法,才能樂觀面對每一天的挑戰;
思緒越清晰,越能為下一步路做決策, 成功機率相對越高。
若你有夢,也有家人的支持,只要準備好,就大膽邁進。
這不是孤單路,前仆後繼,已有許多人享受成功果實。」

[學業] 適不適合留學德國?

來德國之前其實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留學德國
不過回首來時路到最後能不能順利完成學業
說實在好像也不完全決定在自己適不適合留學德國就是了 xD

記得剛到德國時,曾經有前輩潑冷水,質疑我不適合來德國留學
當下聽了很難過,也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來德國留學
不過人生的際遇真的很難說
後來前輩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學成就歸國了
而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來德國留學的反而念完了 xD

所以,想來德國留學的就自己想清楚吧!
有機會就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沒什麼不好
反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管結果好壞,成功失敗,
都是人生中難得的過程,難忘的回憶。

我自己是覺得,做決定之前是要好好想,可是也不需要想太多
因為沒有人有絕對的把握,結果是好還是不好,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
差別只是在萬一失敗了,能不能承擔失敗而已
不做就不會成功,不害怕失敗的人,也許就成功了
不做就不會失敗,害怕失敗的人,也許就什麼都做不了

[學業] 在德國轉領域?

舊文分享。

在德國轉領域
申請國際學程可能比較不麻煩
不然如果系上要求按步就班補東補西的
可能會有點自找麻煩就是了

也許可以多找找其他國家
不用自我設限非德國不可
很多時候也是看機緣囉!

在德國非本科系轉領域
我自己的經驗是未知數不少
因為從入學(系上那關)到畢業(教授那關)
都是以「本科系的標準」在衡量
不管中間過程順不順利,最後拿到的學位是一樣的
那能夠早點完成學業才是上策!

如果再重來一次
我應該不會想再這麼自討苦吃轉領域
因為在這條曲折坎坷的路
絕大多數挫折困難麻煩問題都不是來自學業
而是在「本科系的標準」
還好還是苦中作樂堅強勇敢走到最後了
只是付出比自己預期更多的代價就是了

我自己是覺得
雖然年輕的本錢就是不怕失敗
不過如果做自己比較有把握的事
比較容易成功就是了

重點是要讓人家覺得你很「適合」能「勝任」
這就看你自己的智慧了
因為這點別人幫不了你
你應該是最了解你自己的人

如果自己都不覺得自己很適合能勝任
那要怎麼讓別人相信你很適合能勝任?
讓別人相信是要表現出實力讓人家相信
不是要唬爛吹噓自己的能力就是了

還有我自己是相信
老天為你關了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另一扇窗
有時後也許此路不通很難過
卻可能是更好機會的開始也說不定
如果還有其他路走,何不換條路走
沒必要執著在某條路

也許一開始此路有通很高興
以為自己到了夢想中的天堂
結果後面接踵而來的其實是水深火熱的地獄…

我自己是一直相信
冥冥之中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它的道理
不管好的壞的
最後結果都是有助於我的

想到刺客戰場裡的小故事:

「有隻小麻雀飛到南方過冬 不幸凍僵了掉到地上
更衰的是一頭牛經過剛好拉了坨屎在牠身上

不過因為這坨溫暖的屎 小麻雀解凍了
於是牠快樂的唱歌
旁邊一隻貓經過 聽到歌聲就把麻雀挖出來吃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會在自己身上拉屎的 不見得是敵人
會把自己屎堆裡拉出的 不見得是朋友

當你幸福又溫暖時 最好閉上你的大嘴吧」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生活] 德國留學生活的生存之道

回想關於德國生活上的大小瑣事,
當然難免會碰到許多問題和困難,
不過碰到疑難雜症就是要想辦法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困難,
所以最後好像也沒有什麼是完全處理不了或解決不了的就是了 xD

覺得面對生活的態度,和做實驗做研究,有些地方還蠻像的,
生活中也是一直不斷地在 problem-solving 和 trouble-shooting,
覺得似乎對陌生或所知有限的事物,
有可以很快釐清頭緒找到出路的本能,
不知道怎麼開始會的,還越來越會那樣的感覺 xD

我自己是覺得,別人碰到不愉快的經驗,
其實自己不一定會碰到,所以不用擔心的太早,
而自己沒碰到鳥事,也不代表那些鳥事不存在,
但是可以從別人繳的學費學到功課打預防針,
如果萬一自己哪天也碰到同樣或類似的狀況,
就可以不疾不徐冷靜地見招拆招順利解決問題!

想到這兩篇:

[語言] 德文學習的體會和感想

我自己覺得很可惜的是,
在德國唸書這幾年雖然有加減學德文,
可是沒有好好下工夫去掌握這個語言

因為不需要準備語言考,所以沒有很強烈的學習動機,
只是因為興趣才斷斷續續有在接觸德文而已
雖然自己沒有打算在德國發展,
行有餘力還是多少有在善用這個德文環境加強自己的德文能力
畢竟專業的發展有限,而語言加上專業的發展可能更寬廣,
也許哪天突然轉行靠德文吃飯也說不定 xD

分享一下舊文,不為準備語言考試的德文學習的體會和感想

[旅行] 不能當履歷的旅歷

目前申根簽證加台灣護照可以去的至少26國裡面
當然還是有漏網之魚就是了
本來今年懇親時間想去把馬爾他/冰島/斯洛維尼亞補完
結果不巧卡到論文口試要用功唸書,
就改成去複習以前去過的不用花時間準備
現在有很多事情要忙,沒什麼心情想玩的事情
如果有去再來分享,沒去就等度蜜月再說了

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以前寫的筆記,
不過有些年代久遠請自行update囉!
德國法國*摩納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瑞士奧地利義大利*梵蒂岡希臘西班牙*安道爾葡萄牙
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北歐 (芬蘭*瑞典*丹麥*挪威)英國

現在看著這些不能當履歷的旅歷,
覺得真的是所有事情的發生,
不管好的壞的,最後結果都是有助於我
如果跟強者我同學一樣順利可能就有得必有失了,
她是獎學金還沒結束就畢業找到教職,
但是抱著歐洲還沒玩夠的遺憾回台灣羨慕我
而我是因為不順利不得不唸的比自己出國前預計的時間久,
可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這樣看起來老天還是蠻公平的 xD

之前留著冰島和馬爾他,是因為想去小島度蜜月
不過蜜月會待很多天,想要吃的好住的好
平平是小島,那台灣還比較價廉物美物超所值
只是從浪漫歐洲回老家台灣度蜜月,感覺好像有點跳tone另類 xD

馬爾他也是用歐元
印象中台灣護照去突尼西亞可以落地簽
本來是想西西里島+馬爾他+突尼西亞繞一圈
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坐船做到吐就是了 xD

冰島雖然比較便宜了
可是還是一分錢半分貨
不過因為冰島是申根國,可是目前不是歐盟國
歐盟居民去那邊消費也許跟挪威一樣可以退稅

還有往返冰島的機票即使特價,
還是很難比去歐陸其他國家便宜到哪裡去
我自己是每個月不吃不喝得先付掉四百多歐
(房租+電費+電話+網路+手機),加上愛吃
所以出去玩我只能量入為出,平常沒出國就在學期票範圍玩0歐,
搭飛機出國玩吃好住好兩天200歐是極限
因為200歐還不夠付去冰島的來回機票錢,
想說歐洲可以玩的地方那麼多,還是先在歐陸玩就好了

[旅行] 趁年輕把握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

還好剛來那幾年趁還年輕有把握機會,
因為歐洲這邊26歲以下交通門票什麼的優惠真的很多!

像剛來那幾年有買26歲以下半價的Bahncard,
沒想到南征北討東奔西跑了3年,
還積不到可以換獎品的下限750點...(1歐值1點)
當時還沒有那麼多申根國家,後來也很少搭火車出去玩,
過了26歲就和沒半價的Bahncard說再見

看部落格的紀錄,26歲以前玩是以週為單位,
過了26歲就漸漸變成以月為單位,甚至以季為單位了...
真的是驚覺年歲不再,在外面時間真的過的好快,
尤其是女生,越來越沒有多少青春可以揮霍了

儘管出國當學生這些年,物質上窮哈哈,可是精神上是很幸福的
因為可以趁年輕把握機會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這是將來成家立業以後即使有錢有閒也買不到的富足!

[旅行] 有花堪折直須折

可惜在德國這些年沒什麼機會計劃假期,
因為休假向來跟我沒什麼關係,幾乎不休假也不太可能休假
學期中帶實驗,學期結束帶實習,
想出去玩的話,不能請假,只能趁週末
星期五下班或星期六一大早去,星期日晚上或星期一早上回來上班
不知道以前怎麼有體力
可以玩這種一天當兩天用比平常上班還累的小旅行 xD

現在回想起來,比較有在玩的那段時間,
生活過的很充實,工作效率也很好
後來要拼畢業就很少出去玩,
結果去年沒吃什麼紅蘿蔔反而工作效率不太好
原本以為畢業後應該可以卯起來玩,
結果口試前後吃很多紅蘿蔔有點吃不消
感想是過與不及都不太好,
覺得還是適時犒賞自己比較有激勵自己提升效率的效果!

其實紅蘿蔔這招,
還有 "咖啡喝一個月 = 去法國/義大利兩次" 的魚氏定理,
都是從強者我同學那邊學來的 xD

其實很多同學都蠻會玩的,又在歐洲可以玩的地方多到去不完:
現在申根25國,加上09年起台灣護照免簽證的英國
(申根國家從一開始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義大利、希臘、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及冰島,07年起加入的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馬爾他、斯洛維尼亞,和08年起加入的瑞士)

還在歐洲生活的同學們就好好把握機會有花堪折直須折吧!
不然離開歐洲以後可能很難再有機會像現在這樣,
今天心血來潮訂了機票火車票,明天或週末就搭飛機搭火車出國了 xD

[心情] 不虛此行不枉此生

原本想把故事始末寫下來
可是現階段覺得無法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
就貼一下口試之後寫的好了 xD

====================================================================

我老闆第一次告訴我可以畢業是兩年前...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竟然得邊寫論文邊做實驗,
到把論文交到系辦的前一個月還在做實驗 @@

看一般論文交出去到口試結束是一個月,
不過剛好碰到聖誕新年假期
所以以為論文交出去以後可以暫時休息一陣子,
就跑去波蘭,玩回來還沒動靜,就跑去捷克玩
從捷克回來收到通知說,書面審查通過了,兩星期後可舉辦口試 (喜)
然後隔天收到確定口試時間日期的通知 (驚)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就算了,
還一整個卡到從新年到情人節的懇親時間…@@
只好邊玩邊唸書邊準備論文口試
因為口試委員會問論文以外的專業科目,
得乖乖唸書準備才能應付那些沒有範圍的問題
還好有念點書,不然口試委員真是一點也不手下留情
終於口試過了,再交幾本論文就可以領畢業證書了 xD

回想過去這幾年,博士學位背後的辛酸血淚
一開始幾乎走投無路要打包回家,
中間學業研究上其實不是很順利,只好苦中作樂
最後論文還忍痛刪了兩章,很多實驗結果無法放進去
儘管開始和最後,比自己預計的時間多浪費了兩年,
不過在曲折坎坷的留學路上,也看了許多歐洲風景
至少在30歲以前完成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
學位有念到,不虛此行。玩也有玩到,不枉此生。

想到在口試前有個在美國念博士的同學跟我連絡關於找工作
聽了他的故事我覺得很感慨,不知道過程中是哪裡出了問題
為什麼從小就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立志當科學家,
求學過程中一路保送推甄出國交換的人
會在念到博士即將開始學術生涯時,後悔選擇走這條路?

[學業] 論文寫作口試答辯小感想

短話長說,大概是寫論文的後遺症 xD

想到之前老闆改回來的論文,
儘管章節段落沒有需要什麼邏輯上的調整和和寫作上的修改
可是總覺得我寫的句子太精簡可以多拆成幾句來寫,
然後有些段落出現要我多寫幾句的眉批
於是過程中覺得自己好像不太會寫故事短話長說 xD

既然說到論文,
就順便分享一下可能沒什麼好參考的個人感想好了 xD

[心情] 有得必有失

沒想到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看似多采多姿又很苦悶無聊的留學生活回憶
會如此一言難盡 xD

儘管這些年在德國做博士做的挺鬱悶的
有時還蠻後悔不聽老人言來這個鬼地方自討苦吃
還好最後整體來說收穫都還不錯就是了 xD

年輕時能有這段人生經歷,的確很棒很幸福
書念完了,玩也玩了,到這年紀還少了啥?
大概就好工作和好老公吧 xD

[人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隨著時間經過,真的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最後在扯我後腿的人,其實是一開始幫我很多的人
而最後幫我最多的人,其實是一開始扯我最多後腿的人

感想是,生命中每件事的發生,
冥冥之中都有他的因果和道理
而且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
最後的結果其實都是有助於我的 xD

儘管留學生活因為這些人念的很鬱悶,
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反正都過去了,
以後要是有點成就,
可能要感謝當年有這些人讓我越挫越勇 xD

分享幾句話:
引用:
  • 這個世界永遠也會有一些傷害你的人,你要做的就是繼續去相信人和小心下次你相信的人。
  • 在你嘗試了解其他人和盼望其他人明白你之前,先把你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和了解你自己。
  • 就算你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 在世界裡你可能只是某人,但對某人你可能是全世界。

[人生] 抱怨不能解決問題

覺得獨自一人在外,
如果沒有可以宣洩情感的人事物,是很危險的事。
因為老待在校園裡涉世未深,
碰到問題的當下有時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當需要情感的宣洩抒發或慰藉,
我自己是和周遭生活圈沒有交集的人說,
覺得這樣比較不會因為有所顧忌而有所保留,
而能夠敞開心胸講心裡的話,
過程中自己也比較能釐清問題的癥結,進而思考如何解決,
而不單是抱怨倒垃圾就是了。

[人生]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即使一路上不乏傷害我的人,
可是我自己是隨遇而安與世無爭,對人事物沒有極端好惡,
可能也因此傻人有傻福,總是有貴人相助,
得以順利度過人生中許多難關。

不過聽過一種說法:
同樣保有純真與善良的心,
女生可能比較容易因此得到幸福。
可是男生可能會因此得到更多傷害,
或是不夠顯性的表現而無法有競爭機會就是了。
也許是社會價值觀的框架下,不同性別的差異?

接下來還是203040...
引用:
每個人都會在人生路上,
天天和自己掙扎鬥爭,
一路摸索過來追求很多東西
跌跌撞撞之後,才真正了解到自己能做的有多少,
清楚確定找出自己的位置
我在這裡,到底做什麼,尋找自己歸屬的場所

當時的我極其憂鬱,人生好像堵塞住了
也許可能懂得一些道理,
但是到底要透徹什麼,自己也很難明白
人生來這一遭究竟是為了什麼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相處,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知道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找到生命的癥結,
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
過濾沉澱之後的結果,身心彷彿被淨化過,
可以開始過有建設性的人生

喜歡自己,有智慧,有自信,
保持赤子之心,不斷學習嘗試新事物
生命的軌道有跡可循,
只要你找著軌道行走的流程和走向
接受它,與它共處,
它改變一下,你也修正一下,
自然就會產生一個完整的生命來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如果在這一刻,你覺得很舒服,
而且不會傷害其他人,那就這樣去過
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會怎樣

處在不上不下的年紀,
不知道要去哪裡,只剩下自己可以相信
這是最好也是最壞的狀態,全看你的心態
年紀走到這裡,人生重新開始不可能,但有機會轉向
只要你願意,改變不需任何理由,這是年紀賦予我們的特權

[人生] 也許就這麼一次機會

想到 203040裡面的幾段話
引用:
只要你堅強走過這一段,你一定會比以前更堅強
而你走過之後一定會學到更多東西
你所要堅持的就是自己的理念,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心裡的聲音
相信之後,就不會害怕,也不會懷疑!

允許揮霍的年紀,懂得分配自己,沒有什麼好怕的
每天都可以製造屬於自己的快樂回憶,
享受美好的生命,品嘗人生各式各樣的新鮮事
多愛自己一點,也許人生就這麼一次機會
所謂堅強都是在走過以後才能說的,我真的是熬過來了!

懂得欣賞自己,看自己的優點,懷著一顆學習的心
其實人生的挫敗不穩定,也是一種活力,
刺激你不斷地往前看,往前走

[人生] 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想到這篇:困境與抉擇
引用: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
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
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
如果我們看得清這個事實。
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
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 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想到這篇也有提到累積 (雖然某些論點看起來怪怪的 xD)
引用: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
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當上總經理,
或是找到天命真女,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那天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
繼續做夢吧,王文華。
但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有這種想法很正常。

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
擅長讓人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
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

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
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
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
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福

[研究] 就像跑馬拉松

想到我爸以前常說這就像跑馬拉松
走學術研究這條路,除了要有專業/能力
真的是要有興趣/熱情/恆心/毅力,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and/or 因人而異囉!
理想是「和」,
不過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
現實是「或」應該也可以 xD

[感情] 關於高學歷找對象

關於高學歷找對象,
我想只是有沒有機會和緣份,
還有當有機會和緣份的時候有沒有把握和珍惜而已。

比方說,有些同學/同事覺得學業/事業為重,
所以沒有時間/不想浪費時間談感情。
可是等到他們覺得自己有時間想談感情的時候,
喜歡的適合的對象就會自動出現嗎?


對高學歷女生來說
視覺上永遠有比自己更年輕更可愛的美眉,
可是感覺上的氣質和內涵並不會因為年紀的增長而消失。

對感情不需要太早灰心,只是緣分還沒到而已。
也許身邊已經有人一直默默守候著你,
只是沒有讓你有心動的感覺而已 xD

這就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因為有很多可能,比方說:
發現 => 心動 => 考慮交往?
發現 => 沒心動 => 繼續裝死?
心動 => 發現 => 交往?
心動 => 沒發現 => 繼續等待時機?

某人的經驗是
發現 --> 忽視^x --> (告白 --> 打槍)^y --> 過了n年後 --> 心動 --> 交往 --> 把帳算清楚 xD


過來人說,未婚女生總給男生許多想像,
即使已經有男朋友,積極度高的男生不認為你真有男朋友。
單身男女朝夕相處會不會日久生情,
常常只是看有沒有那個timing引爆而已,比方說:
有的容易把依賴當成喜歡,可能就比較容易給人家機會。
有的覺得男未婚女未嫁,不用拒人於千里之外,可以多看看多比較。
有的喜歡搞曖昧,也許玩弄人家感情,
也或許是怕告白交往不成連朋友都做不成會尷尬。
有的不喜歡跟人家搞曖昧,
覺得互相喜歡就在一起不用追,沒有意思就不會把人家當備胎。
等等有很多種可能。
總之,感情對學業/事業/人生,
不管是plus還是must,只要不是minus就好了 xD

[感情] 「以太太/女朋友為榮」的另一半

網友分享的女科學家群像系列報導

研究和家庭/感情能兼顧的女性學者
很幸福的是有「以太太/女朋友為榮」的另一半 xD

學界有不少優秀的夫妻檔和情侶檔的組合
只是當雙方是在不同的領域,各自有目標要努力前進
雙方可能就得設法取得平衡點了

比方說
當A在為A自己的目標在努力在衝在拼
B也許覺得那不是B自己的目標
或是B不在乎A是不是有那樣的成就

或是當A覺得B比自己優秀
希望B可以比A自己更有成就
B也許覺得那不是B自己的目標
或是B自己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有那樣的成就

想到這篇轉寄信: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我自己是覺得可以飛可是有時候愛飛不飛的不太好
因為我總是用刪去法在決定人生,排斥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家人總是說希望我不要太排斥,不然可惜了資質天賦什麼的

我自己是覺得做研究是做興趣的,當然在研究上會努力去投入
可是因為沒有像家人那樣拼死拼活,
一整個「用生命在做研究」那樣的投入,
所以總是被說可以再努力一點 xD

[感情] 對的人

的確,要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
也許可遇不可求,可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xD

看身邊不乏事業有成的男生女生,
即使有交往多年的對象,還是遲遲沒有勇氣走入婚姻。
有的也許怕決定之後後悔,不管是結婚或分手,所以遲遲不願決定。
有的也許只是感情放很重,所以不輕言放棄。

過來人說,感情是雙方共同經營才會持久的。
雙方認為的感情是什麼?雙方認為的婚姻是什麼?
兩個人在一起的目的是什麼?等等
都要當事雙方自己去溝通,
旁人很難知道當事雙方的內心契合層面。

如果沒發展出共同目標是不容易踏入婚姻的,或者只有短暫的婚姻。
如果婚前婚後能夠趨近共同目標或有可能找到趨近的方法,
就不要輕易放棄這段關係;
若某一方還是堅持不妥協,
就別持續傷害雙方和浪費雙方的生命。

[感情] 女博士的對象

想到有個已婚的女博士(她先生不是博士可是賺的比她多)跟我說過:

因為女博士有能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以及出國留學做研究的過程中所累積養成的獨立和抗壓性
條件比較允許自己選擇和能夠發展出共同目標的另一半
不單是會賺錢或有成就的對象踏入婚姻

畢竟生活圈認識的男生,
往往是和自己條件不相上下,幾乎每個都會賺錢和有成就
可是找個能夠發展出共同目標的另一半共度一生,
比較能讓她的自我找到出口,而且另一半也能懂得她的成就感

[人生] 高學歷女生快樂做自己

看我身邊的高學歷女生們行情其實不差,
特別是學理工的機會不少,只是看自己想不想要不要而已。

我自己是一直很欣賞這些懂得生活,
能夠享受工作,旅行,戀愛,
喜歡學習新事物,多才多藝,獨立自主的女生們。
看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有什麼樣的目標,只要自己很想達到,就會「努力」去做到了吧!

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
可是如果什麼事都想等到準備好了才去做,可能就永遠沒有機會做到。
而一直把事情擱著的人,因為覺得不重要,
一直把順序往後挪,才會無法把握機會達成目標。

想到之前有人轉寄這則新聞給我“婚姻斜坡 「三高女」找嘸尪”
高學歷、高所得、高成就的「三高」女性
通常不願遷就低學歷、低成就的男性,
而男性會挑選「三低」女性……...

我自己是覺得,「三高女」可能也不是不願遷就「低男」,
只是高學歷女生的生活圈中周遭的同學朋友同事,
條件和自己相當或比自己更優秀的男生比較多,
比較少有機會和條件不如自己的男生有交集就是了。

在台灣唸博士的女同學抱怨說,總是會有三姑六婆一直說
「啊你念這麼高學歷幹嘛? 以後不是也要嫁人!?
諸如此類的話.......聽了就很不爽!!!」

我跟她說,「也許妳可以回說,本姑娘博士念爽的不行嗎 xD」
相較之下,出國念博士的女生好像比較可以快樂的做自己,
不像在台灣念博士的女生要被套上那麼多框架。
像學姊同學們這些高學歷的女生,
最後學位拿到,玩也玩到,甚至找到共度一生的伴侶,一舉多得 xD

東西方社會對學歷和成就的價值觀好像不太一樣
在亞洲社會,就算女生學歷事業成就再好
只要還沒有結婚生小孩,就還是(被)覺得少了什麼似的

我自己是覺得,有沒有三高倒是其次
好對象和好工作,是比高所得和高成就來的重要
在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好姻緣更值得把握 xD

[心情] Dr.頭銜對人生有什麼意義?

口試前,還在任性說
多這一個Dr.的頭銜,對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

口試後,回首來時路
多了一個Dr.的頭銜,對人生其實還蠻有意義的 xD

因為到德國做博士這個過程對我自己來說
其實是個 認識自己/自我學習/追求成長 的過程
從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覺得自己那裡不太行
然後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比較行,變得更行

有多少人嚮往出國留學,有多少人想來歐洲旅行
我已經很幸運了,在這兒我可以同時實現這兩個夢想

一開始好傻好天真的我只夢想著最後的結果
當機會來時就順勢而行,有能力有興趣就去嘗試看看
並不知道過程中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堅持,會遭遇多少挫折和困難
一路上跌跌撞撞,最後船到橋頭自然直,回首來時路
覺得最可貴的其實是中間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人生] 我相信你有這個智慧!

我相信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
而且人的潛力無窮,越艱苦的環境越能激發鬥志潛能 xD

想到一位良師益友跟我說過的話:
「往往碰到問題,不要總是先慌了手腳,只想找人幫你解決。
其實你自己有能力處理的,是不是?我相信你有這個智慧!」

感想是,很多事多想一步再出手會有不同結果,
而且別讓自己一直處在緊張焦慮中。
隻身在外,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比較重要,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人生] 有機會得到的就不要讓自己有遺憾!

想到以前曾經有人問我說,
出國唸書和感情很難抉擇怎麼辦?

我自己是覺得,書念了是自己的,感情就很難說
談戀愛又不一定要結婚,結婚還不是可以離婚
所以做自己比較有把握的事情,有機會得到的就不要讓自己有遺憾!

[心情] 當有很多選擇就很難做決定

爸媽說,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不管決定在哪裡,只要平安快樂就好。

前輩說,趁年輕能衝趕快衝,
畢竟女生到了她們那個年紀,事業和家庭還是要做個選擇...

長輩說,不要畫地自限,
何不放手一搏,去嘗試不同的可能,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既然我之前當學生的時候,可以邊玩邊念書,
唸到博士以後,為什麼就不能兼顧事業和家庭?

學姊說,我為什麼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
覺得我好像在為別人而活,不是在過自己的人生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就把握今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自己說,當有很多選擇就很難做決定...
同事問我說如果選哪個都會後悔的話,選哪個比較不會遺憾終生?
我想不管選哪個其實都沒有嚴重到會遺憾終生的程度吧 xD

[舊文分享] 德國留學回憶

分享一些以前寫的舊文:德國留學回憶

話說好傻好天真負笈德國這些年,
儘管曾經自暴自棄差點半途而廢打包回家,
還好一路上有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幫助,
以及很多因緣際會認識到的貴人們的照顧,
最後才能帶著滿滿的收穫和回憶,
和德國這個美麗的錯誤微笑說再見。

留學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箇中滋味,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xD

分享的常常只是中間的過程,很少是最後的結果。
每個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路,不一定要和別人一樣。
出發點是希望別人看了過程的分享,
也可以去親自實踐完成自己真正的夢想,
而不是隨波逐流去盲目追求很多人想得到,
可是其實自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想得到的。

祝想來德國的美夢成真,
祝已經在德國的學業順利!